•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一次能源 > 太阳能 > 光伏动态 > 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国不能再错失机会

    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国不能再错失机会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09-08-25 访问:

      一面玻璃幕墙、一席玻璃屋顶就是一座座发电站!这是记者日前随全国人大常委会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专题调研组在武汉日新科技光伏工业园看到的情景。

      幕墙上那一组组单晶硅光伏板、屋顶、门窗上那一块块薄膜中空太阳能光伏玻璃构成了这个目前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项目。武汉日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进明告诉调研组,他们承担的项目总功率1.2兆瓦,年发电量160万度,3.6万平方米的工业园自用还有富余。

      徐进明说,他们还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共同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湖北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

      据不完全统计,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国内已有14个省市提出将光伏产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然而,并不是每个地方、每个企业,都舍得在研发上花大钱。人们更多关心的是,要上一条多大规模的生产线,而非这条线的技术是否来自本国。

      全国人大代表褚君浩是专题调研组的成员,他的另外两个重要身份是中科院院士、上海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主任。技术人员说,要不是有着多重身份的褚老师牵头,研发中心恐怕很难建起来。原因是:资金缺乏,重视不够。

      “我们的研发中心已经有些规模了,不过依然困难重重。”褚君浩说,中心的经费主要来自中科院和上海市科委,但科研项目往往资金量小,下拨速度慢,500万就是大项目了,“买买设备都不够。提出合作意向的企业有,但真到要掏钱的时候,又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而经济部门的经费主要投向生产,研发很难获得他们的支持。”

      褚君浩说,研发中心将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原来分散的实验室和技术集聚到了太阳能电池研发上。但好不容易从国外引进的人才,好不容易集中起来的技术优势,却在等经费的下达,等设备的到来。“现在,我们这些搞太阳能电池研发的人,好像没有用武之地似的。”

      褚君浩着急。因为他想做的事情是,把中国的太阳能技术传播到全世界,而不仅仅是太阳能材料和电池。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在即,中国将在新能源领域投入巨资,他说,我们不能再错失太阳能电池研发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资料显示,中国目前用化学方法生产太阳能电池材料多晶硅的生产线大约有几十条,几乎全部采用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电池以后主要出口国外,换言之,我们在用外国的技术、中国的环境和资源,为外国人省电。与此同时,美、日、法、澳等国,却将巨资投入在太阳能电池的研发上。

      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的报告称,美国研制的高效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创纪录的42.8%,是目前最好的硅太阳能电池的2倍;加拿大开发的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安装在任何屋顶;德国开发了太阳能“烟囱”发电技术;日本研制的新型太阳能模块将于今年9月大规模商用……

      著名学者陈清泰、吴敬琏等近日撰文指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盲目扩充产能、低价恶性竞争、污染控制不严格、大部分企业技术能力不足。截至目前,国内很多曾一度被追捧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光伏企业,实质上并没有太多技术含量。


    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
    分享到:

    上一篇:德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落成
    上一篇:呼吁修正太阳测控仪表和传感器国家标准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