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电谷」之称的河北省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已形成光电、风电、节电、储电、输变电与电力自动化设备制造六大产业集群,园区内集合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节电、输变电、蓄能设备制造企业170余家。2008年,保定市的硅片、电池及元件产量282兆瓦,占全国总量的15.7%,居世界第六;风电叶片产量274万千瓦,占国内市场的40%,居全国第一。虽面临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该高新区仍实现工业总产值385亿元,同比增长26.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出口创汇15.9亿美元,同比增长51.6%;实际利用外资4.84亿美元,同比增长29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7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财政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44%。全区综合指标在河北省开发区排名第二位。 近年来,保定市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市。保定市已被世界自然基金会授予首批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城市。保定市市长于群也被誉为中国首位「新能源市长」。
据保定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孙金博介绍,利用新能源优势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探索,建设低碳城市,正是保定市提出「太阳能之城」的初衷。按照已出台的太阳能之城建设规划,本年度内,保定市将基本建设成「太阳能之城」雏形。到2010年城市支路及小街小巷的太阳能应用改造完成100%;既有生活区,乡镇政府及文明生态村,企业、学校、医院、酒店、商场等单位的太阳能应用改造完成80%以上。保定「太阳能之城」建设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可节电4.3亿千瓦时;节煤11.8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硫1.29万吨;减排灰渣3.85万吨。
另据高新区对外宣传负责人马铁里部长透露,2009年,园区新建、续建项目将达到49项,其中省重点项目15项,市重点项目9项,计划完成投资100亿元。到2015年,「中国电谷」工业总产值的目标为1000亿元,平均增速达到15%,利税200亿元,财政收入100亿元,出口创汇60亿美元,出口比例占总产值的40%以上。「中国电谷」将建设规划面积为100平方公里的电谷新区,分三期建设天威兵装工业园、英利工业园、风帆工业园、风电产业园、节能设备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建设上亿元项目15个,百亿元项目3至5个,完善风电、光电、节电等几大支柱产业的产业链,培育上市公司5至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