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周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国际金融危机,寒流所及,世界没有孤岛。但武汉中国光谷以惊人的御寒“体质”,使春光留驻。
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光谷)共完成企业总收入1043亿元,同比增长25.8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2.27亿元,同比增长29.3%。
厚积薄发:技术之巅不会遭遇寒流
光谷以光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对3G技术进行了多年储备,这里曾代表我国制定了4个光通信领域的国际标准。今年国家发放3G牌照后,光谷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如今,光谷一大批为3G配套的企业满负荷运转。华工正源光子公司今年产销两旺,其负责人表示,技术之巅不会遭遇寒流,站得越高,风光更无垠。
国际金融危机下,产业开始重新洗牌。光谷抢抓机遇,引进了一批新的高端项目。譬如,引进IBM、微软等一批软件外包企业,吸引全球最大的服务外包企业EDS在光谷建全球服务外包中心;推进金融后台服务业,总投资100亿元、集金融数据处理和创新研发等于一体的现代“金融港”已破土动工。
此外,投资过100亿元的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也开工建设,一个产值逾千亿元的中国“生物谷”正在光谷“分娩”。
高端对接:机遇要比挑战多
国际金融危机,带给光谷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的机遇。
东湖高新开发区管委会招商局副局长杨道虹说,光谷建立之初,外出招商常常“剃头挑子一头热”。随着光谷品牌的提升,现在找上门的高端企业应接不暇。日前,美国常绿太阳能公司和香港伽伟公司与光谷签订了总投资达4.5亿美元的太阳能项目协议,其核心技术将填补我国在太阳能硅片生产领域的空白。
今年上半年,光谷共引进项目84个,其中内资60个,总投资62.32亿元,同比增长23.16%;外资24个,实际利用外资2.13亿美元,同比增长87%。
去年10月,美国硅谷——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硅谷总商会来汉,与光谷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意向书,光谷正着手在美国硅谷设办事处,与世界一流科技园区“握手”。
成事在人:抓机遇建人才特区
东湖高新开发区研究院院长王健群认为,与美国硅谷相比,武汉光谷产业规模不够大,去年企业总收入不到2000亿元;缺乏龙头企业,尚无一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
差距的最根本原因:高科技产业领军人才不足。
借国际金融危机之机,光谷积极赴海外招纳贤才。据介绍,光谷将在3年内,引进和培养50名左右掌握国际领先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在新兴领域内从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高层次人才。
光谷设立“人才特区”专项资金,对引进的世界一流创新团队,最高给予1亿元经费资助;对其他高层次人才,最高可给予500万元的扶持资金、500万元的风险投资。
孙茜雯表示,有了人才支撑,光谷有信心在5年内使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作者感言:采访中,我见到不少华科大的校友,如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孙茜雯、研究院院长王健群和宣传信息中心主任李宏;遇到不少博士局长,如招商局副局长杨道虹。正是和他们一样成千上万光谷人的心血和汗水,才换来了光谷今天的繁荣。这些师兄、师姐和博士学长们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和标杆,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