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自主研发生产的物理法高纯硅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片初步成功;被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评为“产业化示范基地”;与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签署项目对接框架协议……今年以来,在两岸三通、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和“海西”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大背景的助推之下,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喜事连连。而基地内“台商创业园”里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更展现了南安与台湾光电产业的对接速度正在全面加快。
主动出击承接产业转移
作为郑成功故乡,南安与台湾的“五缘”优势十分突出。为此,南安牢牢把握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机遇,在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建设伊始就把目光瞄准台商。
基地专门开辟了台商创业园,吸引台商进入基地创业。与此同时,南安市十分重视对台的交流与合作,适时推出一系列推动光电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土地政策和人才政策,努力营造宽松的产业发展环境,出台了鼓励企业入驻的17条优惠措施、为企业排忧解难60条措施,主动对接台湾高速增长的光电产业。
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办公室主任林荣堆说,基地成立以来,南安市通过一系列招商会、推介会等对接平台与大批来自台湾的光电企业展开了接洽,有针对性地对一些重点客商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洽谈;组织相关部门专门到上海、苏州、扬州、深圳等地对一些台资企业进行重点招商;专门成立台商远东招商有限公司,加大对台招商力度。
政策扶持加上政府积极投入,使得基地建设进展顺利,招商选资成效明显,台商纷纷把目光投向该基地。目前,已落户基地的有创辉、徕士达等光伏光电企业,总投资达8700万美元,上月底举行的台湾光电技术推介会,现场就吸引台湾永丰光电集成、光硕光电等4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另外,还有台湾唯电科技、瑞欣科技、百灵光电子等光电项目正在洽谈中。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正逐步成为台商投资创业的热土,“海西”效应已经凸显。
战略调整加速技术引入
台湾光电产业已具备全球竞争优势,上下游产业结构健全,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更是具有显著优势。为此,在吸引台资入驻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的同时,南安及时调整战略,加快与台湾学术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建立研发平台。
6月30日,泉台光电技术研发中心在福建省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揭牌,由台湾某大学光电研究所贺立维博士与张荣森博士等十多名台湾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正式入驻基地开展研发服务工作。据悉,该中心成立后,将致力于光伏效率改善、光伏材料、光伏应用、LED散热、LED光源改善、LED品质检测、LED产业应用、LED生物应用及纳米应用、产业效率等项目的研发。泉台光电技术研发中心执行长贺立维博士告诉笔者,成立该中心的主要目的是要推进泉州光电产业与台湾技术结合,加快泉州产业升级,解决光电产业的共同难题,今后他们将尽可能邀请台湾光电产业学者进驻中心,希望把台湾的优势技术带到泉州来。“当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优先开发台湾已经获得成功、在泉州可以立即运用的技术和经验。”贺博士说道。
谈及泉台光电技术研发中心的入驻,基地办公室主任林荣堆喜上眉梢,他说,泉台光电技术研发中心与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联姻”,必将使泉台科技交流合作向纵深推进,提升南安乃至整个泉州地区光电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推进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科技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