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一次能源 > 太阳能 > 光伏动态 > 小太阳照亮牧场之夜

    小太阳照亮牧场之夜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09-07-11 访问:

      86岁的藏族老人康珠,用毛巾仔细擦去太阳能光伏电池上的灰尘。“牧民有了‘小太阳’,我们能不爱护吗?”康珠指着家里那盏散发出明亮光芒的白炽灯说。

      7月上旬,记者在丹巴县丹东乡莫斯卡村看到,牧民们告别了祖祖辈辈用酥油灯照明的日子,更看上了电视。带来这一变化的,是牧区太阳能照明工程。

      拖拉机运发电设备进山

      康珠一直生活在海拔3800米的莫斯卡定居点,这里还有60户牧民。夏天,牧民们随牛羊辗转至高山夏季牧场;秋末,则生活在这个处于大山深处的定居点里。

      “没有电,生活很不方便。”35岁的牧民青麦多吉说,自己的娃娃晚上没有办法写作业,学业受到影响。

      解决好草原牧民的用电问题不是件容易事。牧民居住分散,在海拔近5000米的大山,电网架设难度很大。去年9月,在甘孜州支持下,四川省电力公司甘孜分公司经过多次调研和论证,决定利用牧区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进行发电,解决牧民照明问题。

      去年10月,省电力公司甘孜分公司

      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乡干部们开始为定居点里50户牧民安装“风电互补离网型供电系统”,这个系统可为每户牧民提供450千瓦的电力。

      “一套设备从成都拉到莫斯卡村,要花4天时间,沿途要更换几种交通工具,大家克服了很多的困难。”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李春来说,机器设备翻越大山时,由于山上只有机耕道,大家只得用拖拉机来运输,最终确保了完好无损地安装。

      有了电,生活不一样了

      去年10月底,莫斯卡村牧民定居点的第一盏电灯在牧民长寿家里亮起来。“当时村里人都跑到我家里看稀奇,热闹了一个晚上。”长寿说。

      有了电,牧民的生活有了新起色。“全村已有50户牧民用上了电,一些牧民还购买了电视机。”莫斯卡村党支部书记白玛切丹说,这个距离丹巴县城最远的牧区如今也开通移动电话了。

      “今年,我们还将解决当地偏远牧区73户牧民的照明电问题。”李春来说,去年以来公司已投资330万元,解决了当地153户1000余名牧民的照明电问题。


    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
    分享到:

    上一篇:电池寿命提高到7年 平价太阳能照明灯试水集美
    上一篇:太阳升起——苗连生与中国新能源英利模式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