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作为一种丰富、洁净和可再生的新能源,它的开发利用对缓解能源危机、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全世界和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当前,惠农区多晶硅产业已基本成型,阳光硅业4500吨多晶硅项目为全国科技领先水平,一期1500吨多晶硅已投料试车;国电太阳能5000吨多晶硅一期2500吨多晶硅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该项目为目前国内最大,也是国家级高技术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惠农区多晶硅的生产规模和产能将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光伏材料生产基地。经过自治区、石嘴山市和惠农区的不懈努力,浙江正泰、中节能、无锡尚德、国投电力、羿飞新能源等企业将分别在我区建设光伏产业发电项目。加快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惠农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加速扩大经济总量,加速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节能减排工作的全面推进。
惠农区是“一五”时期国家布局建设的老工业基地,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工业基础,特别是近两年多晶硅生产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对于实现多晶硅产品的就地转化,发展完善产业链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产业链长,带动力强,具备爆发性增长的内外部强劲动力。国家发改委规划到202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将发展到2000万KW的规模。惠农区根据光伏产业现有发展基础,突出提升原料冶炼技术水平,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两端产业链,逐步扩大应用领域。
为进一步争创产业发展新优势,惠农区将以破解投入不足为切入点,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围绕做大核心企业,做粗产业链条,努力谋求光伏产业的跨越发展。延伸做粗产业链,积极引进一批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及终端应用产品等光伏生产企业,做大主业;引进一批蓄电池、逆变器、电池线等光伏发电系统的配套项目,做强配套产业;引进一批坩锅、粘合剂、氮化硅、硼等硅片生产的耗材生产企业,做优辅业。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筹措项目建设资金上,靠大的投入,上大的项目支撑总量的提高。把招商引资作为破解投入不足的主渠道。加快创新体系建设,为培育一支多层次的太阳能人才队伍,提高光伏产业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水平。通过引进和培养并举,大力引进一批高端管理人才和创新型技术人才,加快光伏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光伏产业人才队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认真落实《石嘴山市加快工业经济升级转型的暂行办法》的同时,积极协调各级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示范应用步伐。按国际惯例,以政府为主导建设一批示范性小区、示范性道路、示范性小型太阳能电站,引导鼓励全社会应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支持本地光伏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商兴建太阳能住宅、太阳能小区。通过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意义和科普功效的应用工程,为太阳能产品提供形象展示,引导和推动光伏产品的普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