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日前对外公开宣布:“我们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坚强的智能电网。”智能电网一旦建成,家里的电可以给新能源汽车充电,家里的用电将会根据一天用电时段的不同来自动定价,高峰时电价自动上扬,低谷时电价下调,用户还可以看到整个城市的用电情况。
智能电网的建成也将给光伏产业带来极大地利好。正如国家电网副总经理舒印彪所言,“太阳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将对传统电网提出挑战,他们的不稳定性会冲击传统的电网,而智能电网将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分析师姜谦表示,智能电网的建设,确实可以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在满足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实现电力市场的优化高效运行,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智能电网对于光伏产业来说,好似远水,但却解不了近渴。
姜谦表示,国内光伏产业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成本过高。目前在我国太阳能发电成本大约是生物质发电(沼气发电)的7-12倍,风能发电的6-10倍,更是传统煤电方式的11-18倍。高成本发出来的电如果没有补贴,电网公司很难有积极性去购买。智能电网的出现似乎可以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但目前来看,它还只是一个规划,要真正建成,至少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
国家电网公司将分三个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2009~2010年是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的试点;2011~2015年是全面建设阶段,将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16~2020年是引领提升阶段,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姜谦表示,智能电网和光伏产业,应该是先有光伏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和应用,然后再利用智能电网来优化配置电能资源。在智能电网尚处在规划阶段之中时,光伏产业的发展更应该借助政府的政策扶持来开展。利好的消息是,已经起草数月的新能源振兴规划即将出台,而光伏产业更是被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