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根据中国2007年制定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至2020年太阳能发电总容量180万千瓦,中国至2020年太阳能发电能力有望达到1000万千瓦,但目前在中国的太阳能发电能力仅有10万千瓦。这意味着在今后10年内,中国太阳能将扩容100倍。
这并非一个新鲜事,却带来许多新鲜话题。
其一,光伏产业曾经在产业链中的多晶硅环节“疯狂”过一次,时间在2007年至2008年间。政策利好是否会再次浮躁?
其二,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的扩容,如何让国内脱节的市场与产业衔接起来?
其三,从太阳能屋顶的示范引导,如何成为长期正式政策,从而系统地推及整个产业?
最后,当发电集团们都开始嗅到特殊气味而竞逐光伏太阳能发电领域的时候,是否会再次出现国企不惜成本夺标的翻版?前车之鉴是风电产业的特许招标项目,只不过太阳能发电的特许招标仍处于争议中心。
旧事重提,往往是因为心有余悸。光伏扩容之际,将有更多审视的目光,打量这场可能改变中国发电结构的能源调整进程。
相谈战略合作、技术引进、人力培养,甚至还包括项目融资;访问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美国RMT公司、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美国GAMMA公司、美国杜克能源公司;拜会了美国能源部、世界银行国际金融集团(IFC)……
作为中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下称黄河公司)的董事长,夏忠于3月27日至4月10日访问美国两周,行程排得满满的,主题只有一个:太阳能光伏产业。
黄河公司是中电投在黄河上游布局水电、铝、太阳能产业链的主要载体,目前在建光伏产业项目包括青海多晶硅项目、西安1000兆瓦双面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
据黄河公司一高管介绍,青海多晶硅项目设计年产能1250吨,项目一期总投资14.99亿元,目前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下半年能投料试车。此次夏忠赴美,也与该项目技术提供商美国RMT公司高层协调项目进度及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无独有偶,中盛光电集团(下称中盛光电)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华最近数月奔走于南京、泰州两地,主题也是太阳能光伏产业。泰州为其衔接国内“太阳能屋顶”计划的项目实施地,南京则为技术研发与市场信息决断的总部。
“先前是在把脉国际市场,这回要过的则是国内市场关。”中盛光电去年光伏产品在国内的销售不足1兆瓦,但现今参与“太阳能屋顶”计划第一批早报计划的项目就达到11兆瓦,列入江苏省216兆瓦的整体申报盘子之内。王兴华说,他能“深刻感受到国内光伏市场升温的热度”。
在2006到2008年三年时间里,国内的安装量仅为50兆瓦。如今,中国250兆瓦的“十一五”光伏发电装机总规划容量让光伏企业们兴奋。
“中国至2020年太阳能发电能力有望达到1000万千瓦(注:1万千瓦=10兆瓦)以上,甚至达到2000万千瓦,至少是国家此前公布的180万千瓦发展目标的5倍。”5月5日,于上海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助理王仲颖对规划中所涉及的光伏发电内容如是解读。
“180万千瓦的目标”源于2007年8月中国推出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两者相比较的直观印象是:如若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调整至1000万千瓦,扩容达5倍之巨,并将是目前世界第二大光伏发电装机大国西班牙的4倍之多——西班牙2008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230万千瓦。
光伏产业链主要为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系统及并网六个领域。如今,这些领域均相应生变。
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