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5月14日,西宁市海湖新区五四西路青海省科技馆工地上一片繁忙,这座首次尝试采用太阳能热水、采暖和光伏照明等再生能源的建筑,将成为全省节能环保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和绿色家园等3个项目被财政部、建设部确定为太阳能热水、采暖和光伏照明示范项目。这说明我省太阳能应用不仅走在全国前列,西宁市也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原太阳能城。
14日,记者来到位于西宁市海湖新区五四西路青海省科技馆工地,青海科技馆已具雏形。 “可以说,太阳能应用是这座建筑的重头戏。”承建这项工程的北京城建三建集团的总工程师说,“馆内的照明除了常规的直流电和一个小型发电机组外,光伏照明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弧形展示厅、椭球形中心展示厅及两者间的连接部分的顶部采用玻璃采光,可同时起到采光和采暖的作用,弧形展示厅两端最终安装太阳能采光系统还是太阳膜待定。但可以肯定地说,把太阳能广泛应用到热水、景观照明、采暖是一种趋势,更是西宁市太阳能应用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据统计,西宁市城乡民用建筑中已利用的太阳能光热集热器面积约为九万平方米,西宁市部分景观照明、灯箱广告、交通信号灯及小区道路、草坪、楼梯间等采用了光伏照明;海湖新区、经济开发区支路共9条约12千米道路也采用了光伏照明;经济开发区建成了300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一座。去年,青海省科技馆、经济适用房二期、河湟小镇二期、香格里拉三期、绿色家园等5项工程成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