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利集团发展过程中,有3个节点值得书写:1987年,公司创建;1998年开始进军
太阳能光伏领域,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从硅料、多晶硅铸锭、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到光伏系统应用完整产业链的企业;2007年6月8日,英利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YINGLISOLAR(英利
太阳能)的良好形象。
光伏产能达到1GW
英利公司在国内有北京、上海、成都、西藏、兰州、广州等分公司和办事处,在全球设有包括美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地的分公司或工厂。目前,具备完整产业链1000MW的生产能力,公司总资产214亿元,员工12000余人。从2002年至今,英利累计投资约115亿元,跨越式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
从2004年到2008年,英利公司年销售收入由1.24亿元增长到85亿元,利润由1000万元增长到13.5亿元,光伏组件产能由3MW扩展到400MW。2008年组件销售281MW,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2009年组件销售525MW,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10%左右。2010年,公司全年计划实现组件销量950MW~1000MW。
英利高度重视技术创新、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由300余项技术创新支撑和全员参与,英利集团实现全球行业最低单瓦耗硅、最低非硅成本,实现工艺全过程TUV质量控制和认证(这在全球同行业是首家)以及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组件生产工艺。高品质的产品使英利公司的组件广泛应用于全球大型系统光伏电站和屋顶电站。目前公司多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平均已达到16.5%。
2009年12月15日,英利投资建设的六九硅业试车成功。与改良西门子法不同,该项目采用全球第三代硅提纯技术,该工艺使用闭环式生产,没有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并具有全循环、
低能耗、低成本、高纯度的特点,该项目总规模1.8万吨,今年投产3000吨,不仅生产
太阳能级硅料,而且还可以生产电子级硅料。
2010年1月15日,科技部批准在英利建立中国第一个光伏发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预计2011年底,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实验室研究领域包括:硅材料制备及晶体生产、高效
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光伏应用系统、大容量飞轮储能系统。目前“熊猫”高效电池技术已经由实验室转向大规模生产,预计到2010年底,“熊猫”生产线在铸锭、硅片、电池和组件全产业链各环节将达到300MW的生产能力。
2010年6月,英利在海南总投资12亿元的一期年产100MW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完整产业链项目已经投产,加上即将投产的300MW单晶项目,结合现有的600MW生产线,英利集团产能可达1GW。大量技术创新、垂直一体化完整产业链、规模化生产,将进一步降低该公司的光伏发电成本,达到每千瓦时1元,使之具备与传统化石能源进行商业竞争的能力。
创新引领企业发展
在英利,创新就是企业的灵魂,创新是企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重视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09年初,英利与荷兰国家能源研究中心ECN和光伏设备供应商阿姆泰克成功签署了名为“熊猫计划”的N型高效电池研发合作项目,经过实验和中试,电池转换效率已稳定在量产18.6%,标志着英利具备了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实验室技术的工业化生产转换能力。
2010年1月6日,英利获批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实验室将成为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科技交流的重要平台,对发展共性关键技术,增强技术辐射能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带动行业整体进步具有示范意义。英利多年形成的技术团队更是功不可没,他们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技术保障。
除了光伏电池的技术创新之外,英利集团也致力于工艺的创新。450千克大硅锭技术和180微米的切片技术都是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改进生产工艺而实现的。两项创新工艺综合节能33%,单锭切片由8000片提升至15000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工艺创新直接降低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使减排增效效果明显。
此外,英利在管理方面也推出了“8S”管理、走动式办公、企业结构调整、文化创新、人才模式创新以及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等创新措施。
英利积极履行环境责任,以负责任的态度,秉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努力减少企业运营对环境的影响,追求企业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处。
英利在持续的快速发展中,不断追求自身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凭借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和高标准的管理模式、人才模式,英利确立了在光伏行业的话语权。英利的强势增长和快速发展,昭示着英利必将承担起更重大的社会责任,必将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硅烷法多晶硅填补空白
六九硅业有限公司是由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简称YGE)投资成立的独资企业。设计产能1.8万吨太阳能及电子级硅材料,项目总投资126亿元,建设期为4年零8个月,分4期完成,位于保定国家高新区电谷一期,是河北省省重点产业支撑项目。
一期工程3000吨多晶硅材料项目,总投资25亿元,主要用于电子级多晶硅材料生产。2008年4月开工建设,2009年11月机械竣工。投入运营后将实现年产值9.8亿元,利润3.7亿元,利税4.3亿元,投资回收期7年零6个月,可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1.8万吨项目全部完成后将实现年产值49.1亿元,利润12.8亿元,利税14.9亿元。
六九硅业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新硅烷法”生产多晶硅材料,是国内唯一采用该技术的硅料生产厂家。该工艺直接利用硅石(二氧化硅)为原料制备多晶硅,特点是生产过程中完全实现闭环式生产,低耗能、高效率,并且没有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真正体现了节能与
环保的理念。所生产的高纯多晶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光伏太阳能电池行业,并且可以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提供原材料,是未来电子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六九硅业自2009年11月中旬进入试生产阶段,厂区内各个生产单体开始逐步试车。当年12月15日,英利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六九硅业第一批高纯多晶硅料试产成功。
未来5年将加速发展
到2015年,英利将力争在企业创新能力、商业运营模式、跨国战略布局和品牌影响力上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成为
新能源及配套材料、大储能、商贸物流3个领域的专业化集团公司;累计完成投资998.95亿元,实现产值3397.39亿元,吸纳就业99720人;形成以保定总部为中心的北方产业基地和以海南为依托的南方产业基地,还将在美国和欧洲分别建立组件封装工厂。
在“十二五”期间,英利集团太阳能电池总产能将达到6.5GW,新增投资400亿元,新增年产值550亿元,吸纳就业6万人,项目用地1.5万亩。
在原材料领域,随着六九硅业有限公司3000吨高纯硅材料的建成投产,未来5年时间,六九硅业将在3000吨硅材料项目基础上,建设规模更大的高纯硅材料产业园。
服务于智能电网调峰、通信、太阳能和
风能等
新能源的储能装备是英利集团驾驭
新能源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大容量储能技术已成为全球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智能电网及通信的关键技术。英利集团已经掌握了大容量储能的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十二五”期间将在保定建设产业化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生产。
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
上一篇:
光伏产业:中美斗则两伤
上一篇:
赛维LDK:立足硅片光速发展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