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光伏市场太热了,热得让我受不了,客户都在找我催货。”在海南举办的英利2010年会上,董事长苗连生如是对记者说。英利新增的700兆瓦太阳能电池完整产业链扩产项目,将于2011年中期开始释放产能,完全释放后可达到1700兆瓦的生产能力。然而即使产能井喷式扩张,仍然无法满足源源不断飞来的订单。苗不得不亲自飞赴美国向客户道歉,因为订单完成不了。
虽然无法与好到一塌糊涂的国外光伏市场相比,2010年却是英利供给国内太阳能市场最多的一年,并在10月19日金太阳工程招标中报出了10.5元的最低价,此次招标意在开始着力培育国内的光伏市场,而苗连生表示英利之所以报出低价,是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考虑。正如英利对外宣称的那样,让光伏发电成为老百姓用得起的低碳绿色能源,此举也显示了足够的开发国内市场的诚意。
而英利的低价优势则是凭借其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和领先的成本结构,得以在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上不断突破,而对尖端技术的不断攻克进一步扩大其成本上的领先地位,知道这些或许就不难理解为何英利在艰难时期仍能逆势而上,尽管伴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制度的出台,国内工资增长的压力,英利在2010年有着不俗的表现,毛利由09年二季度的19.8%、一季度的33.3%上升至二季度的33.5%。“这是因为我们在研发能力、成本控制和品牌建设上下了力气,有了一定的抗压能力”,苗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的记者讲道。
“中国产品一定要进入世界,只要有千分之一的机会,我们都要去争取”,苗连生说。而今年在世界杯上的宣传则大大提升了英利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成为英利品牌国际化的神来之笔。另外,英利选择海南建立新厂,不乏看重海南国际旅游岛定位有助于品牌提升的意味。
与同为新能源的风电产业呈高度集中化趋势不同,当前国内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多达400家-500家,很多企业抗风险能力非常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指出,“中国政府提倡培养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光伏制造企业,不愿看到产业中多为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
作为一家年仅23岁的民营企业,英利曾冒着巨大的行业风险开展技术攻坚,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原材料王国--六九硅业,并积极寻求国内市场先机,顶着同行巨大的质疑爆出了震动业内的0.69事件……或许这一切都可以用苗本人浓重的军人报国情怀来解释,作为不多的唯一与国外同时起步的光伏产业,身为中国企业家的苗连生渴望抓住机遇,让民族品牌崛起,在国际市场上把握话语权。这是责任,更是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