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行业资讯 > 国际动态 > 环保产业做大做强之路亟待突破成长的烦恼

    环保产业做大做强之路亟待突破成长的烦恼

    来源: 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09-08-05 访问:

      8月18日,全国环保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环保事业30多年发展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国家提出了实施“科技兴环保”战略。与之对应的是,我国环保产业将呈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态势。据悉,“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可望保持15%至17%的增长速度。然而,与环保产业发展现状极不相称的是相关制度的缺失。体制的滞后与缺失,核心技术与人才的匮乏,给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许多隐忧和尴尬,这些问题亟待破解。

      技术创新不足成产业发展“绊脚石”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从事环保及相关产业的人员已超过159万。虽然环保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但面临着技术水平落后,整体经济规模小,无法满足环保需求等问题。

      目前,就环保产品而言,从总体上看,我国环保产品品种比较齐全,已具有一定的生产配套能力,可基本满足目前一般环境污染治理的需要,但关键设备和核心产品的技术水平及可靠性等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燃煤电厂脱硫技术、危险废物(包括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以进口为主,缺乏自主创新技术,处理成本高;污染源在线监测技术、仪器在产品种类、技术可靠性方面的差距,使环境管理仍处于原始和粗放型管理状态;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目前仍是空白。另外,我国环境技术创新层次较低。关键技术创新、高新技术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创新较少,创新能力较弱。电除尘、袋式除尘、各类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垃圾焚烧、脱硫脱硝、机动车污染控制等环保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市场领域少有我国原创性的技术。环境技术研发还停留在学习、消化国外先进的工艺技术阶段,重复、模仿是主要的研发方式,缺乏原创性开发。在装备(产品)方面,我国基本上还停留在“有”这一阶段,简单模仿的结果是我国的装备种类虽多,但高效、高可靠性的精品少,不少关键技术和产品仍然依靠进口。更为重要的是,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龙头骨干企业相对较少。2004年,全国环保企业仅投入约11亿元用于技术和产品开发,且大部分产品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弱。以企业为主体的环境技术开发创新体系建设进展迟缓,环保企业科研、设计力量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从而导致行业综合技术水平仍较低。“谁抢占了技术创新的制高点,谁就在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中掌握了主动权。”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说,我国30多年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历程,也是环境科技不断进步的历程。他表示,为改变环境科技的落后状况,今后我国将加大对环境科技的投入力度,启动一系列重大环境科研项目,以解决面临的环境问题。

      政策、体制不健全使产业发展阻力重重

      环保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环保科技又呼唤政策配套。

      2000年,从加拿大留学回国创业的张先生曾意气风发地想办一家全国性的城市污水处理公司。可现实是,许多地方政府舍不得花成百上千万元建个污水处理厂,而是想要投资很快就有经济效益的项目。令他惊讶的是,很多企业宁愿被罚款,也不愿建污水处理设备。“这种现象很畸形,企业根本不担心污染,这在国外是无法理解的,归根结底,是我国的环保法制不健全。”张先生满脸无奈地对记者说。

      某些不当的国家经济政策阻碍着环保产业的发展。有关专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二氧化硫在我国主要由化工生产和电厂发电产生。企业自我消减二氧化硫的成本约在1300元人民币/吨,而国家规定的排污收费仅为600元人民币/吨。其结果不言自明。此外,国家向占据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一半以上的电厂施行脱硫补贴,一笔账算下来企业不但不会为此花钱,还会相对赚钱。“这虽然是鼓励企业就地消减,但结果导致有的企业不主动采用环保科技。”“环保产业的市场规范程度比较低,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在一些地区,形成了优质产品不能上市,而劣质产品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销售却能畅通无阻。”国家环保总局原副局长王扬祖说。

      据悉,中国环保产业已形成包括环境产品、环境服务、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环境产业体系,为环保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保障。到2004年底,全行业年收入达4572.1亿元,实现利润393.9亿元。

      “环保产品、环境工程缺乏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是中国环保产业存在的一大问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说。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王心芳也坦承,目前国内环保产业标准化、系列化、配套化比较差。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备,缺乏监督管理力度,产业市场亟待规范。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董金狮说,中国急需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才能保障环保资金合理利用,相关产业顺利发展。比如,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有利于确保政府环保投入的刚性;环保产业政策、法律制度的完善,能促进民间资本、非政府组织资金不断向环保领域汇集,使市场机制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司长赵英民对此概括为,从环保产业发展的环境来看,一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备;二是缺乏监督管理力度,产业市场亟待规范。具体而言,政策层面上,引导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尚未健全;管理层面上,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管理措施、机制和手段不足;市场层面上,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地方保护、行业垄断现象依然存在。

       让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今世界,环保已成为公认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全球环保产业的总产值约为600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而中国才4000亿人民币,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来自环保总局的数据表明,“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总额约达14000亿元,比“十五”期间提高0.1个百分点。国家将实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城市污水处理、燃煤电厂脱硫等八大重点环保工程。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无疑将极大地拉动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表示,“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加快环保产业的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促进公平竞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保产业的发展;制定和完善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战略、政策及标准体系,为环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顾瑞珍 宋大伟)

      

    环保产业做大做强之路亟待突破“成长的烦恼”

      环境科技为环保"护航" 环保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记者顾瑞珍吴晶吴晶晶)当农药残留物、化妆品、装修等造成的污染被频频曝光,“环保”成为我国社会的关键词。然而,与gdp共同攀升的环境问题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更呼唤着源源不断的科学智慧。 >>>点击详细

       体制缺失掣肘中国环保产业发展

      新华网北京8月18日电(记者白瀛顾瑞珍吴晶晶)2000年,从加拿大留学回国创业的张先生曾意气风发地想办一家全国性的城市污水处理公司,许多地方政府舍不得花成百上千万元建个污水处理厂,而是想要马上投资马上就有经济效益的项目。于是他转向企业污水处理,却发现很多企业宁愿被罚款,也不愿建污水处理设备。 >>>点击详细

      

       环保总局:2004年全国环保产业收入超过4千500亿元

      国家环保总局最新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年收入总额4568.9亿元,产业年均增长率约15%—20%。

      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今天表示,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包括环境保护生产、环境保护服务、资源循环利用、洁净产品生产等领域的环境产业体系,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为环保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同时也带动了环保科技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点击详细

      来源:半月谈


    环保 环保新闻 环保信息
    分享到:

    上一篇:2004年环境污染造成损失5118亿
    上一篇:俄罗斯一核潜艇失火 两死一伤 无核泄漏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