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二次能源 > 电能 > 电建动态 > 60年电力让凯里苗乡侗寨走上光明路

    60年电力让凯里苗乡侗寨走上光明路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09-09-27 访问:

      六十年,一甲子。

      六十年,一瞬间。

      六十年来,脚踏着新中国建设发展的步伐,凯里供电局干部职工以实际行动践行“用心点亮苗乡侗寨”的光荣使命和不懈追求,建设坚强电网,为苗乡侗寨送去了光明、动力和真情。

      电,让农村从黑暗走上光明

      贵州省台江县台拱镇红阳寨老支书张德昌:小时候家里穷,只能点松枝照明,后来才有了煤油灯。煤油灯是用旧墨水瓶做,灯芯和灯盖连在一起,灯芯是一根棉线。灯芯烧没了,灯火就黯下来,需用针再往上拨出一点点,灯芯拨出后,又发出豆大的亮光来。半小时后,就会又黯淡下来,再用针拨出一点点。

      “我要一辈子珍藏着,这小小的油灯,见证了建国60年以来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

      

      张德昌:无法忘却的煤油灯

      黔东南州的电力始于民国27年(1938年)冬,国民党陆军通讯兵学校迁址麻江县,设火电厂于麻江城北郊马场坝邓家园发电自用,直至民国33年(1944年)冬。同年,镇远绅士蔡仲苏、张九皋在镇远县城兴建发电厂,用锅炉蒸汽机(用柴禾)带动美式5千瓦发电机一台,雇技工操作发电,供专署及同僚照明用电,民国35年(1946年),绅士冯芋荪于镇远城内兴隆街米行竞办火电厂,后联合台商集资扩建“大中火电厂”,用一台柴油机带动50千瓦发电机,供电范围普及到百姓、简单的文娱用电和几盏路灯,民国36年(1947年),凯里炉山地方投资建成炉山城引发电机,装机12千瓦。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1949年,黔东南州全州电量6万千瓦时,人均用电量为0.035千瓦时,全州工农业总产值9557.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32万元。

      建国后的1957年,凯里发电厂建厂,为独立的地方性小型火力发电厂,1965年5月以前,凯里发电厂隶属黔东南州领导和管理,1965年5月后划归贵州省电业局管,至1970年总容量为9180千瓦。

      1971年6月以前,凯里发电厂单独供凯里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由于设备陈旧,管理不到位,事故频繁。

      1971年6月13日,麻(江)凯(里)110千伏输电线路青山变建成投运,凯里发电厂与贵州电网并网运行,从此,结束了凯里发电厂孤立运行的历史,凯里地区供电有了可靠保障。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黔东南大部分农村有了电,但农村电网状况相对薄弱,供电能力不足、可靠性偏低、电能质量差,线损较大。

      从1998年开始,国家实施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五年时间,一、二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总投入资金132300.72万元,农网改造覆盖15县(市)行政村3200个, 行政村改造覆盖率98.1%,实现农村一户一表改造户数77.5万户,改造率89.8%。行政村改造率、农村一户一表改造率全面完成并超过预定的目标,建成了较为安全、经济、可靠的农村电网。

      网改后,对农村电力管理实现了“五统一” “四到户”、“三公开”,避免了乱摊派、乱加价、乱收费,杜绝了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县乡一体化管理的实现,保证了农村电价的降低,保证了农村电力优质服务的实现。网改前,农村居民生活照明到户电价约为0.8元/千瓦时到2元/千瓦时之间,到2004年9月底全部下降到0.45元/千瓦时,下降了很大的幅度。

      2003年,农网改造全面完成,实现了同网同价,440万苗侗人民欢呼雀跃,据不完全统计,执行同网同价后,平均每年减轻农民负担2500多万元。同网同价不仅仅只是减轻了农民的用电负担,更主要的则是民主与平等观念的贯彻。

      在月亮山通上电时,农民们第一次拉亮了不用油的电灯,一位老太婆竟然用柴禾去点火。当她听说这就是电灯时,连声高喊毛主席万岁,感谢他老人家带来了光明和幸福。

      2007年10月29日,凯里电网全面实现村村通电,全年共计解决5个行政村2366户无电户通电,广大农民彻底告别了豆灯萤烛的历史。

      2009年,凯里供电局无电户工程项目总投资3253万元,其中新建线路81条、10千伏线路长度125.1公里、400伏/220伏线路长度311.74公里、配变安装112台,到今年国庆前,凯里供电局将消灭无电户的伟大工程,届时5357户老百姓可以通过电视观看祖国六十年庆典。

      电,让农业从原始走上现代

      贵州省天柱县润松八甲村村民杨文军:以前烤烟,是用柴禾,温度控制不好,烟叶成色不好,烤出来的烟叶跟不上等级,糟蹋了好烟叶,收入低得很,现在用上电烤房,有了稳定的电力,温度控制稳定,效果大为改观。

      

      凯里供电局局长许良柱(中)袄天柱烤烟大县查看烤烟用电

      电,除了照明外,更改变了刀耕火种的历史。

      解放前,黔东南农业生产多使用水车,扁担等原始农具,一直延续到六七十年代,到了八十年代初,有些乡村开始使用柴油发动机抽水灌溉农田,耗油而且效率低下,这个时候电动即很少用,主要原因是电力不足。

      2009年,凯里供电局为惠及广大烟农,年投入资金2472.47万元用于烤烟专项项目供电工程,将新建 10千伏线路57.93千米,新建、改造低压线路84.12千米,安装配电变压器 255台,总容量 18345千伏安,安装无功补偿 36 台,无功补偿容量1470千乏。

      足够的电力保障,给烟农吃下了“定心丸”。

      烟农龙艳湘是天柱石洞镇人,她激动地说,租地种植烤烟52亩,收入12万元,除去肥料、租金等相关费用外,还纯赚8万元。该县像她这样的种烟大户不少,年收入在20000元以上的达220户。

      “打工三年比不上我种烟一年,还是回家种烤烟好!”去年种烟纯赚了6万余元的地坝村五组烟农龙先瑜满脸春色,在烤房里一边忙碌一边爽快地告诉记者。

      “太感谢电力局了,要不是他们免费帮我们架设提灌站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我们的灌溉难问题不可能这么快就解决了。”2009年3月18日,台江县施洞镇白子坪村的村民杨建设指着提灌站管内流出的汩汩清水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今年来该镇多处沟渠就出现水源干枯的现象,该镇白子坪村约有300亩地属于干旱地段,用水特别困难。为此,该镇党委、政府及时找到台江电力局施洞供电所,请求支援。

      台江电力局获知这一消息后,出资4万余元,旱情不等人,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台江电力局特事特办,要求供电所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快落实此事。施洞供电所组织精兵强将来到施洞白子坪村,帮助该村架设提灌线路及配变,解决了该村280余亩农田的灌溉难的问题。

      每到抗旱救灾期间,广大电力职工深入田间地头,为农业排灌用电安全检查,供电所职工向老百姓公布电话号码,遇险及时通报,及时抢修,在高温期间,凯里供电局还多次组织营销、客服工作人员对用电客户进行了走访,以其优质、便捷、规范、真诚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农村客户的好评。

      凯里供电局下属县局把供电线路设备架到农民田间地头,要求供电所用电报装报修做到随叫随到,随时随地办理业扩增容和报装报修手续,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 不误灌溉用电。农民们感慨地称赞“电是及时雨”。


    电能 电力排查 电力
    分享到:

    上一篇:哈尔滨第二电业局国庆安保"三管齐下"
    上一篇:潜山:厨房革命带来绿色财富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